|
◆鑽石婚 父母在去年重陽節,雙雙 上台接受了鎮公所的表揚,受頒了一座 結婚六十年的「鑽石婚」獎狀。
在父親慈藹的容顏中,鏡頭捕捉 到了三代同堂下家庭的幸福美滿。
隔週的志工行程,行程裡有安排帶著 物資、問候金以及中醫師隨行至偏遠 山區的義診義剪活動。關懷的行腳中, 鎮公所社會課提供了一些獨居老人的 資料,我們在其中的個案裡關懷了一對 老夫妻,倆人年紀加起來共一百七十歲, 在二老獨居深山土砌的老屋牆上, 我也看見了一幅「鑽石婚」的獎狀, 當親眼所見那禎獎狀被結實地釘牢在 牆上的畫面時,不禁聯想到自己家中 也懸掛著同樣褒詞的獎狀,相同的的 木框下,它們各自框住了什麼內涵呢?
朋友回答我說:「我家牆上的框, 框住了一家圓滿!獨居夫婦家牆上的框, 框住的只有歲月的見證!」
倘若人生不過是一個無形的大圓時, 窮極一生我們到底想在圓內圈住什麼? 當夜深人靜時,我總會重複思考著這個問題。
◆告別 當年紀逐漸減少了婚宴或 彌月的筵席時,接著勢將增加了許多 出席告別式的機率。前幾年就獲悉了好多 長輩辭世的消息,近幾年也得知了幾個 朋友離開了我,甚至離開了這個世界。
還聽過一句話:「當邁向四十歲以後, 在這歲數失去了朋友,已不再是年少時 朋友絕交或情人分手。而在這個年紀失去, 就是永遠失去了。」
在諸多告別式的場合裡,看見了許多 陽世親眷對失去親人的那種哀慟,深信 眼珠子底下流下來的每一顆淚;圓滾滾 的每粒也都是極沉重的痛。
順著畫圓的定義,起筆不管從何處 落下,結束時必定要與起筆處落在 同一個點,假使這就是所謂「圓」 的注解的話,那麼人的一生真的 就像是一個圓啊!
生時雙掌空空;死時的雙手依然 握不住一金一銀,人一旦回歸於 塵土時,袋懷百億與孑然一身其實 已經完全沒有差別了。
用另一種的方式比喻,甭管死者 生前富貴或是貧賤,在其人生的 最後一場告別式裡,所有死人皆一樣, 都只剩那最後僅有的二小時。
(家祭一小時還有公祭一小時) 摯友向我揮手告別時說著:「謝謝你的 提醒,讓仍然活者的我終於明白,原來 自己還有那麼多的二小時可以利用。」
看著他的背影,我把玩著手邊的名片盒, 此時卻猛然醒悟:認識一個人是多麼容易, 但失去一個朋友時,也可能會如此的突然!
於焉,我在「隨圓」之後補上了 「即滿」二個字,朋友不知何時又 出現在我的後方,還在我的筆記本 另一頁又用鉛筆寫下了「隨性」二字, 然後將手上握著的一顆小白球送給了我, 於後瀟灑的離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