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每年中秋節家人團聚烤肉的活動都會持續進行的,
然而在母親於三年前的農曆年節期間逝世後,
這項烤肉團聚的活動就此劃下休止符。
藉由此次要由奇摩搬家來痞客邦時期,
也正逢中秋連假期間,Kuokuo 翻找出一篇
描寫媽媽辛勞一生的歲月之文章,
於今稍微修改重Po 以懷念在天之靈的母親。
從小的時候我就體會得到,我的媽媽重男輕女的觀念
與一般中國傳統婦女是一樣的。雖然我在家中排行第七,
是父母所生育的六男兩女裡的最小女兒。
常常會有朋友羨慕我,以為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。
我與姊姊年齡相差13歲,在我小學五年級時,
姊姊就出嫁了。 所以,
我幾乎可以算是在沒有姊妹相伴情形下長大的。
我的媽媽只讀到初中肄業,18歲就嫁給我父親。
她是在中國福建省與父親結婚的,然後,
曾經一個人在家鄉獨自扶養三個小孩。
那時候,父親早於民國35年隻身來到台灣任職公務員。
母親與父親相隔兩地,一直到民國38年
媽媽才攜子坐風帆船來到台灣與父親團聚。
當時,她是聽到鄰居對她說:
"夫妻本是同林鳥,一覺天明各自飛。"
這句話我是一直到母親往生的兩三年前
由媽媽的口中聽她以閩南語說出來的。
因為這句話,她才勇敢的帶著2男1女
都還沒滿 10歲的小孩,從福建省北邊的永春縣,
先乘坐小船,到了廈門再換乘大型風帆船,
還要帶著一只裝著行李的樟木箱子來到台灣。
我想我的獨立個性可能是遺傳自媽媽吧!
父親是公務員,家中眾多小孩子,
光靠一份薪水是無法維持家計的。
所以,媽媽就找了一份在家中附近的漁市場打工的工作;
據說她那時所賺的錢還比我父親的薪水還要多。
當漁市場搬遷了,她就改向人家收購紙箱或是裝水果、
裝蔬菜用的竹簍子,再以稍高的價錢賣出,
以賺取微薄的利潤。媽媽一直是這樣辛勞的做事,
即使是她的一些小孩子們已成家立業了,
她也不會想要片刻休息。
當我住在英國的一年期間,媽媽會用鉛筆寫信給我,
她不像父親的家書總是很簡短的。雖然媽媽書讀的不多,
她為了思念女兒,也是會想辦法寫一封長信。
約莫在2007年年底我決定去中國大陸工作的前一年,
我曾經跟她提過要去大陸工作,她那時候還可以清楚表達,
希望我不要去,所以,我也就向公司辭職了。
然而,就在一年之後,我確定要遠離母親
去中國大陸工作。那時候,我嘗試著跟她老人家
再度提起去大陸工作一事,只見媽媽話都不會說,
只是皺著眉頭。以媽媽當時的年齡以及身體狀況,
我知道我不可能在大陸工作時,還可以奢望
接獲來自母親的家書了。因為,
那時候的她連聽電話或是講話都有些困難。
媽媽一生最煩惱的,是我那年紀輕輕時就要洗腎的小哥。
在小哥剛開始洗腎的時候,
媽媽的滿頭黑髮可以在一夜之間變成了白頭髮,
正如書上所讀到的。她是掛心小哥的病,焦急得一夜成了白髮。
媽媽在我將去大陸工作的那一年,已達90歲高齡。
她能這樣長壽,我總覺得是因為她擔心小哥,
不忍單獨留下小哥。而我的小哥,也因為媽媽的緣故,
自己很注意身體狀況,洗腎已長達23年之久,
而能與我媽媽這樣互相照顧互相扶持著。
媽媽因為年紀大患有輕微失智症,所以,
常常不記得她自己的年齡。有時候,
我會用手指比出 9,再問她今年幾歲了,她會說出90歲。
然後,還很驚訝自己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歲數。
媽媽偶爾會用閩南語唱國歌,以閩南語背出九九乘法表,
這些媽媽的才藝我一直到老人家過世前幾年才看到。
媽媽喜歡看我一邊唱手指謠,一邊帶動作表演。
有時候,我會念兒童繪本給媽媽聽,
她會很高興看著繪本的圖畫聽我說故事;
有時候,我會比劃一些瑜珈的動作,都能搏得媽媽燦爛的笑聲。
記得年紀小的時候,書中介紹老萊子彩衣愉親的故事,
當時的年紀是一點兒也體會不出這個故事的深意。
現在,我才能深深體會出老人家就像是小孩子,
他們也喜歡看滑稽有趣的表演。
跟媽媽相處的那最後幾年,我常常一見到媽媽就會跟她說:
"我是她的年輕媽媽,而媽媽則是我年紀大的小孩子。"
過去總體會不出媽媽是愛我的,
經由自己親身照顧媽媽的這幾年,
只要聽到她愉快爽朗的笑聲,我也感覺得到媽媽的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