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上碰到認識的人,打聲招呼,是應有的禮貌。
今早我踏出家門,走在潮州街往金山南路的路上,
碰到一名騎著單車,身材微胖的男子,迎面騎過來,
並跟我道聲早安!然後,就從我身旁呼嘯而過。
我僅有點頭答禮,心中還在納悶著,我認識這個人嗎?
怎麼一點印象也沒有呢?
以前還在當上班族時,早上都會搭乘 235公車
去忠孝東路四段的公司,偶爾會遇到一位司機先生,
禮貌百分百,他會對上、下車的客人都一一打招呼,
道早說謝謝,並跟下車的客人說句再見!
遇到年紀大的客人上車,他會用麥克風指定坐在哪裡
穿什麼衣服的客人,請他讓座給上車的老先生或是
老婆婆,隨後補上一句謝謝!
這時候,車上乘客的目光全都隨著司機先生
指定讓座的人的座位望過去,所以,被指到的人
豈可不起身讓座呢?這位司機先生除了禮貌周到之外,
他還會用中文、台語及英文三種語言報站名。
我只要在早上搭到他駕駛的公車,
就會感覺到將會有愉快的一整天!
打招呼是基本應有的禮貌,在家中做生意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們,
我觀察過他們都善於招呼人,甚至於會主動跟陌生人交談。
我只是會在一旁羨慕,但內心中還是覺得很難做到。
想想看,當一個生長在一個經濟拮据又有眾多子女的
公務員家庭的小孩,父母親哪裡會有時間好好教導
孩子們的應對進退?
小時候只要見到家中有客人上門,每當客人尚未踏進家中玄關,
還在前院與長輩打招呼時,我要是當時還在客廳時,
便會馬上躲入家中其他房間內。其實學校教的道理都懂,
但生活環境裡,父母只會對客人說:"小孩怕生,個性害羞。"
並沒有嚴格要求小孩子跟客人當面打招呼才能離去,
於是,這樣子的躲來訪的客人,我便習以為常了。
長大之後,更是不會主動與人打招呼,除非我確認了
對方知道我,這才會碰了面,點點頭,跟人問安,說再見。
我想要我改變成很活潑的主動和不熟的人打招呼,
這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不過,若像是今早遇到的騎單車的人,
他主動跟我打招呼,那麼,我也會禮貌的跟他點點頭。